曝光在下算命大师修炼的地方,原来风水宝地是这样选的!
说起来有点玄乎,给自己捣鼓个“修炼”的地方。也不是真要飞升上仙,就是感觉年纪到,心思杂,想找个清净地儿,好好琢磨琢磨咱这“算命”的手艺,或者说,就是想找个地方,能让我自个儿安安静静待着。
一开始瞎折腾
最早就在自己书房呗,觉得有个桌子就行。结果?不行。一会儿家里人喊吃饭,一会儿猫跑来蹭腿,要么就是窗外头广场舞音乐震天响。根本静不下心。那段时间,感觉脑子跟浆糊似的,看啥都雾蒙蒙的,别说“算命”,连算清楚下个月水电费都费劲。
后来想,要不,租个小阁楼?去中介那儿转转,好家伙,那价钱,够我吃一年泡面。再说,陌生地方也没那感觉。公园长椅?拉倒,人来人往的,更闹心。总觉得缺点那不是“我”的地方。
找到“狗窝”
转机出现在一次大扫除。家里那个堆杂物的阳台角落,好多年没动过,全是旧报纸、破箱子啥的。那天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,吭哧吭哧开始收拾。灰尘呛得我直咳嗽,搬出来的东西堆一地。
等全弄干净,嚯,发现这角落还挺敞亮,下午的阳光正好能斜着照进来,暖洋洋的。地方不大,就够放张小桌子一把椅子。突然就觉得,就这儿!管它阳台不阳台的,起码这是我家,我说算。
动手改造
找到地方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就是“修炼”的过程,主要是收拾布置。这过程,可比“算命”本身累多。
- 清洁打扫是必须的:拖地、擦墙、洗窗户,弄得腰酸背痛,但看着干净,心里也亮堂。
- 家伙什儿搬进来:没买新的,就从屋里搬张旧的小木桌,找把坐着还算舒服的靠背椅。书?没弄书架,就几本常翻的老黄历、杂七杂八的闲书,摞在桌角。
- 摆设全凭感觉:没讲究啥风水布局,我也不懂那个。就是觉得怎么舒服怎么来。桌子靠墙,椅子对着窗外。旁边放个淘来的旧陶罐,插几根干草,看着顺眼。还把我之前捡的一块看着挺特别的石头放桌上,没事儿摸摸,挺解压。
- 关键是“气场”:就是自己跟这地方的磨合。刚开始坐这儿还觉得别扭,后来慢慢待的时间长,调整调整桌椅角度,换换小摆设的位置,感觉就对。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“对劲儿”。
现在的“修炼场”
现在这地方,就是我的专属“道场”。说不上多甚至有点简陋。冬天冷,夏天热,隔音也就那样。但奇怪的是,只要坐在这儿,心就能慢慢静下来。可能是因为这是我一手一脚收拾出来的,有感情。
每天都会抽点时间来这儿坐坐。不一定非要“算命”,有时就是发发呆,看看窗外,或者翻翻那些旧书。感觉思路比以前清晰多,琢磨事情也更沉得住气。可能这就是所谓的“修炼”,修的不是神通,是心境。
啥“风水宝地”,我看最重要的还是得自己觉得“对”。地方是死的,人是活的,关键还得看自己怎么拾掇,怎么用心去养。这大概就是我这个“算命大师”修炼过程里悟出来的一点小道理,不值钱,大家随便听听。
相关文章
最新评论